1月23日,中央氣象臺發(fā)布寒潮藍色預警。受寒潮影響,預計1月23—27日,我國將有大范圍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,大部地區(qū)氣溫將先后下降8—12℃。由于前期溫度較高,本次降溫幅度過大,可能對食用菌生產,尤其是羊肚菌生產,造成不利影響。
為積極做好災害性天氣防范應對工作,確保食用菌生產安全穩(wěn)定,國家食用菌產業(yè)技術體系研究提出應對寒潮生產的三點建議。
建議一、加固設施,防意外
1.及時增加臨時支柱,加固棚架、修補棚膜。提高設施的承受能力,謹防棚膜破損或棚架壓塌,從而做到保溫的效果。
2.檢查菇棚(房)水電,做好出電線、水管等管線檢查及保暖,謹防出現短路或凍裂等安全事故。
建議二、精細管理,保平安
1.低溫高濕條件下,食用菌容易出現生理性凍害,也會出現雜菌爆發(fā)。在棚內氣溫低于5℃時,停止向料面噴水或菌棒注水,盡量保持料面干爽。氣溫回升后,要及時通風,一定要謹防出現穿堂風,避免對幼小子實體的傷害。
2.溫度過低時,有條件的可采取靈活方式輔助加溫,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和生產安全。
3.及時清理菇棚頂部及周邊蓄積的冰雪,防止棚體壓塌、棚膜損壞。
4.控濕通風 氣溫回升后,要及時通風排出積攢的二氧化碳。出菇正處幼菇階段的棚室要控制噴水,以防止棚室內氣溫急劇升高,并控制升溫節(jié)奏,及時清潔栽培空間,除菌棒死菇,待菌棒恢復正常生長后再進一步加強日常管理。
建議三、及早采收,降損失
對可采收或即將采收的食用菌進行搶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