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選場配料。栽培場地可選擇在室內或室外大田、大棚,或者果樹、農作物間進行套作。種植季節(jié)一年四季均可,夏季在室內或遮陰棚種植,秋、冬、春三季均以室外為主,進行露地栽培。配料:每20平方米的種植面積,就需要使用干稻草400公斤、石灰粉20公斤,此外還可適當添加輔助原料(如麥皮、米糠)等。
2.原料處理。用3%石灰水澆潑在配料上,邊澆水邊上堆培養(yǎng)料,堆高2米,長寬自定,拍嚴實后蓋膜發(fā)酵。在料中插一支溫度計,當料溫升至60℃時,一直持續(xù)到第二天的上午再進行一次翻堆工作,這個時候翻的同時還需要澆3%的石灰水進去,然后再像之前一樣覆蓋薄膜繼續(xù)發(fā)酵,等待溫度達到60℃以上而且維持1天就可以下田進行栽培。
3.播種栽培。挖寬1.2米,深10厘米,長度根據(jù)地形決定,共20平方米的畦床,四周需要挖出深寬各20厘米溝用來排水。栽培前幾天用3%石灰水澆于全畦床,栽培的當天還需要撒一層干草木灰。采用層料3層種的層播方法,每平方米按干料計算用料20公斤,厚約25厘米,用種量10%。栽培結束后用可以借用木板把料面壓實整平,再薄薄撒一層干草木,然后蓋土3厘米,土面之上再薄撒一層草木灰,然后就可以蓋膜等發(fā)菌,3天后抖動薄膜有助于新鮮氧氣的進入,幫助通風換氣,每天需要進行2次。
2.原料處理。用3%石灰水澆潑在配料上,邊澆水邊上堆培養(yǎng)料,堆高2米,長寬自定,拍嚴實后蓋膜發(fā)酵。在料中插一支溫度計,當料溫升至60℃時,一直持續(xù)到第二天的上午再進行一次翻堆工作,這個時候翻的同時還需要澆3%的石灰水進去,然后再像之前一樣覆蓋薄膜繼續(xù)發(fā)酵,等待溫度達到60℃以上而且維持1天就可以下田進行栽培。
3.播種栽培。挖寬1.2米,深10厘米,長度根據(jù)地形決定,共20平方米的畦床,四周需要挖出深寬各20厘米溝用來排水。栽培前幾天用3%石灰水澆于全畦床,栽培的當天還需要撒一層干草木灰。采用層料3層種的層播方法,每平方米按干料計算用料20公斤,厚約25厘米,用種量10%。栽培結束后用可以借用木板把料面壓實整平,再薄薄撒一層干草木,然后蓋土3厘米,土面之上再薄撒一層草木灰,然后就可以蓋膜等發(fā)菌,3天后抖動薄膜有助于新鮮氧氣的進入,幫助通風換氣,每天需要進行2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