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用菌如何分級?分級標準怎樣?
食用菌的商品分級,不同的地區(qū)有不同的標準,而且大多數分級標準還是靠人工經驗而定的,化學組分的科學考究往往沒有配合應用,因此,商品交流中有時出現定級不準確的事實。隨著商品的流通、貿易的開展,希望有一個全國統一的標準,但這方面工作進展緩慢,所以要達到真正全國統一標準還要進一步努力。另外,不同國家對同一種食用菌的產品有不同的標準。這都是我們進行生產、商貿時值得注意的。同一種食用菌經過不同的加工、保藏而得到不同的產品,如鮮菇、干品、罐頭加工,鹽漬品都有不同的分級標準。
不同類型食用菌的分級標準不同。一般肉質傘菌類型,要求測定其菌蕾的大小、色澤、開傘程度、菌蓋邊緣是否齊整,菌蓋卷邊,菌蓋厚度,菌蓋上的花紋,菌蓋的直徑,菌柄的長度、顏色,香味、含水量、什質、蟲霉損毀程度等。耳類食用菌要求測定其菇耳的顏色、結塊結團狀,蒂頭的大小,耳膜的厚度,耳膜的皺褶度,含水量、什質、蟲霉程度等。塊菌類要求測定其菌塊大小、形狀、顏色、切面顏色、泥沙什物、香味等。木栓質食用菌測定其菌蓋形狀,菌蓋上花紋,菌蓋大小、厚度,顏色,菌柄著生位置、顏色等。一些特殊的食用菌如蟲草、天麻、沉香、竹黃等,首先根據其自身的形態(tài)特征,鑒別是否真正品種,再進行品質評級。